西部大开发——宁夏运用市场机制恢复生态植被纪事 (2000年5月26日)

2003-10-27 00:00



记者最近从银川平原穿过风沙弥漫的腾格里、毛乌素沙漠边缘,再到沟壑纵横的六盘山麓,历时20天、行程3400公里的踏访,令我们激奋不已:不断跃入眼帘的一座座荒山上、一片片沙漠中崛起的“绿色产业”,无不展示着当地群众借助市场经济春风改造大自然的动人画卷。

今天,三面环沙的宁夏率先在全国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,而且每年为黄河拦截泥沙达4000万吨。这一事实告诉人们:正在逐步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新机制,为生态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据统计,全自治区沙漠化土地已由80年代初的1.6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.26万平方公里;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5000多平方公里。 栽种林草奔富路

慕名来到彭阳县古城乡农民马成录承包的长达3公里的荒沟里,只见沟壑两旁树木葱绿,山泉流淌。马老汉的妻子抚摸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,对记者感慨地说:“没有承包经营,就换不来这些摇钱树啊!”这个县的农民积极承包荒山,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白杨、山杏等经济林,已使70多万亩荒沟秃岭披上了绿装。

打破长期以来投资主体单一、造管脱节旧体制,按照“谁治理谁受益”的原则,运用市场经济手段,鼓励多方投资治理荒山、荒漠,一批批农民如打开闸门的潮水涌上荒山、沙海,焕发出开发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“绿色产业”的极大热情。

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宁南山区,记者不论是途经黄土沟壑区,还是穿越土石山区、干旱荒漠区,一路都能听到农民承包荒山、荒沟,种草种树发家致富的故事。

旱塬上的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,家家户户都种草,全村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达2800多亩。村支书李德义掐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咱这地方雨水少,种一亩麦子,好年景也不过收上百十斤;而种一亩紫花苜蓿,一年产两茬,至少能割6000多公斤鲜草。去年市场鲜草收购价一公斤8分钱,光卖草就能收入近500元。种草养畜,收入还要高。”今年刚被评上全国劳模的回族农民摆文贵,近年来先后种了32亩苜蓿,每年育肥肉牛60多头,6口人年均收入5000多元。

王塘村靠种草养畜迅速脱贫致富的经验,像原子核裂变似地辐射到周围乡村,过去习惯开荒种粮的农民,如今争相在自己承包田里种草养畜。同行的县科技局局长黄振武说,今年全县又新种草15万亩,超过了去年的水平。为保护农民退耕还草的热情,县上还以股份制形式与天津浩帮公司联合投资2700万元,兴建年加工干苜蓿草近2万吨的龙头企业,以增加种草业的附加值,进而带动这项强县富民的产业快速发展。

最讲实惠的农民一旦尝到种草种树的甜头,沙漠也能变绿洲。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的盐池县,七成以上的人口和耕地都处在沙区。在同风沙长期抗争中,盐池人总结创造出在沙漠里种植药材、乔灌木及经果林,形成既能防风固沙改善生态,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的沙产业,短短几年功夫,就锁住了200多万亩沙漠化土地 。

兴建家庭林场成时尚

处于腾格里沙漠威胁之中的中卫县,曾听人说过去是个“风吹沙子跑,沙丘比房高”的地方。然而,今天记者踏上这块土地时,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派绿树成行、稻麦青青、畜嘶禽鸣的田园风光。

沙海变绿洲,一批个体治沙大户功不可没。中卫县林业局长介绍说,全县沙化土地占到土地总面积的22%。随着治理难度的日益增大,仅靠国家投资治服“沙龙”已有点力不从心,而治沙大户涌现,很快使形势得以扭转。目前,这个县仅千亩以上的治沙大户就有四家,在他们的带动下,累计开发治理沙化土地3万多亩,占到全县治沙总面积的五分之一。

30年甚至50年不变的荒山、沙地承包政策,以及政府配套基础设施,免征多年农业税、提供贴息贷款等优惠措施,不仅让农民纷至沓来,还吸引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踊跃投身“绿色产业”的开发。这些靠经商办企业率先致富的人们,少则怀揣数百万元,多则斥资上千万元的资金,向着建设大型家庭林场的目标,与肆虐的风沙展开了气势恢宏的较量。

西台乡阳沟村农民韦永贵,无疑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。改革开放初,这位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汉子毅然走出“农门”,去银川、兰州等地搞商贸、办企业,见了世面也挣下不少钱。1995年,他响应政府号召,开始在沙地上撒“绿”,几年来,先后斥资1400万元,硬是在大漠中建起了一座占地4000亩的大型林场。从区上聘来的林业工程师介绍说,今年韦永贵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,投资100多万元,从北京、辽宁、陕西等地引进十多种树苗,安排苗圃近千亩。据初步测算,明年仅出售辽河杨树苗一项就可收入300多万元。

像这样营造大型林场的个体工商大户,如今在宁夏山川随处可见。中宁县黄河两岸上百个生态治理点,其中15个为个体户所有,总投资已达5000万元左右。置身石空镇张台村农民方国银在宝中铁路边营造起的600亩果园,只见一棵棵苹果树绿叶初绽,桃花杏花争相绽放。据有关部门测算,这片林子的总价值已超过1200万元。

抚今追昔,原中卫县西台乡党委书记史发源感慨万千:“过去我在西台乡工作时,每年都组织群众植树造林,国家花了不少钱,能否成活,却很少有人过问。现在机制变了,情况也就不一样了。私人种草造林,追求的是成本低、成活率高、效益好。” 科企联手绿荒漠

市场经济新机制的触角伸到哪里,哪里就很快崛起一片“绿洲”。大企业集团以资本运作和高效生态农业为手段参与开发,则使宁夏的生态建设更具活力。

站在广夏股份公司麻黄基地的职工大楼顶部,记者举目四眺,眼前平畴千里,沟渠纵横,林网成行,一架架喷灌机正在尽情地滋润大片麻黄草……要不是基地总指挥吴安琪在旁边提醒,简直令人不敢相信:五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“飞鸟鲜至”的流沙。

在银川市西南约12公里处的永宁县境内,曾经连绵着6万多亩的沙丘,俗称“西沙窝”。这片沙漠每年以0.8米的速度向东北迅速移动,严重威胁着银川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。改造这片沙漠是政府和城市居民已久的夙愿,但由于资金匮乏不能变为现实。

希望之火终于燃起来了。1996年,广夏公司与自治区水科所联手,双方以资本运作和技术入股为形式,以开发高效生态农业为目的,组建成立广夏天然物产有限公司,出巨资购买了两万多亩沙地。这年春,一支由264台推土机、57辆翻斗车、9台装载机和数以千计的骡马大队组成的治沙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“西沙窝”,在东西3.8公里,南北8公里的范围内打井、架线、平田、修路、砌渠、植树……奋战420个昼夜,终于将2548座十几米高的大沙丘改造为高差不过4厘米的高标准农田。

如今,这里种植的200多万株树木已全部成活,两万亩药用麻黄草长势也十分喜人,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开始显现。吴安琪对记者说,去年冬天,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雾天气,蛇、蟾蜍、麻雀等小动物也安家落了户,刮风时很少再有沙尘。去年,基地产出1400吨麻黄草,今年可产出3300吨,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麻黄草种植基地。一座全国最大的麻黄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,预计竣工投产后,这两万亩麻黄草全部收获并加工制成药物,年销售收入可达数亿元,而且可以连续14至15年收割,具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。

银川近郊“西沙窝”的治沙方兴未艾,广夏公司又把目光投向了贺兰山东麓的沙漠、戈壁。截至目前,这家企业已累计投资4亿多元,先后治理沙漠、荒滩近10万亩,创下了生态环境建设史上值得骄傲的业绩。

令人精神振奋的是,时下科企联手搞开发已不属个别,记者每到一处,都能欣喜地看到,不论是农民、个体户的造林绿化,还是大企业的连片开发,他们都十分注重科技投入,不惜重金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作顾问;有的还采取技术、智力入股的方式,吸纳技术和管理人才,努力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。

宁夏运用市场经济机制,已经踏上走出生态恶化困境的坦途,一道道绿色正在茫茫沙漠和亘古荒原中拓展……(新华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