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西藏自治区现有耕地22.3万公顷。农作物主要有冬青稞、冬小麦、春小麦、春青稞、豌豆、蚕豆、马铃薯、油菜、甜菜;部分地区可种植水稻、崐玉米、大豆、绿豆、花生、烟草、大白菜、菠菜、萝卜以及元根、乔麦、鸡爪谷、南美藜等。青稞、春小麦在西藏的种植历史悠久,青稞品种类型有70多个,春小麦有6个品种类型、50多个变种。经济作物以核桃、茶叶、苹果和沙棘为主。核桃种植约4600公顷,年产500多吨;茶叶年产量130吨;苹果有40多个品种,年产4000多吨。沙棘除藏北高原外均有分布,仅雅鲁藏布江、拉萨河、年楚河一带就有6600多公顷。
西藏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沿岸及其支流和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等河谷平原,有?高原粮仓?之称。但在旧西藏长期封建农奴制度束缚下,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,生产方式原始落后,工具简陋,耕作粗放。据1952年统计,西藏耕地面积16万多公顷,粮食总产量仅15.5万吨。为改变农业生产落后面貌,从六十年代起,西藏农民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,兴修水利,改良土壤,推广新式农具,培育优良品种,改进耕作制度,开展科学种田,使农业生产得以较快的发展。到1994年,全区粮食总产量已达64万吨,比1952年增长3.1倍;油料作物2.7万吨。
畜牧业
西藏自治区幅员辽阔,畜牧业资源丰富,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。按区域划分,牧区草原面积4600万公顷,占草原总面积的56%;半农半牧区草原2160万公顷,占26%;农业区草原1480多万公顷,约占18%。在可利用的5500万公顷草原中,产草量高的丰盛草原有530万公顷,占可利用草原的9.7%;中等草原3900万公顷,占70.9%;产草量低的荒漠草原1066万多公顷,占19.4%。
西藏畜种主要有牦牛、黄牛、犏牛、马、驴、绵羊和猪。这些畜种大多是在粗放的条件下驯养和培育起来的原始品种,具有适应高寒、缺氧、低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性能。畜产品是西藏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出口创汇的主要物资,也是轻纺工业和民族工业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,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西藏的畜牧业虽然经历了数千年历史,但直到五十年代末,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粗放经营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,生产力水平低下。据1952年统计,牲畜总头数只有974万头(只)。近30多年来,西藏各级政府组织牧民大力开展草场保护,改良牲畜品种,注重牲畜疫病防治,并采取围圈草场、引水灌溉和分季轮牧等措施,畜牧业生产有了快速发展。到1994年,全区各类牲畜存栏2300多万头(只),其中牦牛约400万头,黄牛98万头,犏牛27万多头,奶牛约155万头,马14万匹,绵羊1140多万只,山羊577万多只,猪约18万头;肉类产量10.6万吨,奶类17.7万吨,绵羊毛8800吨。
乡镇企业 同全国各地一样,西藏自治区的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较快。1994年,全区乡镇企业收入2.5亿元,多种经营收入3.8亿元。 |
农牧业
2003-10-27 16:10